中国十大歌舞团排名

重庆哪里有表演服装租-重庆定做剧目服装

中国十大歌舞团排名有中央歌舞团、上海歌舞团、东方歌舞团、北京歌舞团、石家庄歌舞团、大连歌舞团、深圳歌舞团、重庆歌舞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团和北京现代舞团。

1、中央歌舞团

中央歌舞团是中国音乐舞蹈表演团体。1952年成立于北京。成立时提出的方针是:整理、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民间音乐舞蹈艺术遗产,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型歌舞节目,以汉族风格的创作、改编为主,适当介绍一部分少数民族和外国歌舞艺术。

2、上海歌舞团

上海歌舞团成立于1979年,培养了诸如黄豆豆、吴晓娜、方光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舞蹈演员。群星璀璨的上海歌舞团,足迹遍及全国并出访了五大洲三十余个国家,受到热情欢迎。

3、东方歌舞团

中国东方歌舞团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和表现现代中国人民生活的音乐舞蹈作品介绍给国内外观众,同时也把外国健康优秀的歌舞艺术介绍给中国人民。

4、北京歌舞团

北京歌舞团主要经营创作演出优秀民族歌舞与民族音乐剧目,为观众服务。

5、石家庄歌舞团

石家庄市歌舞团诞生于1960年,现有演职员150余人,大多毕业于各艺术院校。由舞蹈、声乐、管弦乐、民乐、舞美艺术中心等部门组成。

6、大连歌舞团

大连歌舞团前身为旅大文工团,始建于建国初期。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是大连歌舞团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7、深圳歌舞团

深圳歌舞团成立于1987年10月,直属深圳市文化局。其主要职能为: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进行文化宣传演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作演出优秀的歌舞剧目,为广大群众服务;弘扬民族文化,积极进行公益性演出、商业性演出和对外文化交流演出。

8、重庆歌舞团

成立于1949年12月底的重庆市歌舞团,是一个集合舞蹈、声乐、管弦乐团、民族乐团、舞台工程设计制作、舞美设备租赁、服装租赁、艺术培训、演出策划营销的大型综合性表演艺术实体。

9、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团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团成立于1996年。十四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校团委的指导下,她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一直活跃在校内外文化舞台上,为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0、北京现代舞团

1995年12月7日在北京市文化局领导下成立的北京现代舞团,以推动本土艺术发展,在尊重和延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当代艺术作品为己任,十余年间已经成为在国内外声名卓著的重要艺术团体。

重庆是山城吗

问题一:重庆为什么称为山城 重庆之所以叫山城,顾名思义,这里山多。

最重要的应该是因为重庆城是依山而建。

好多几十层的高楼

你可以在大厦的中部直接下到地面,当然,不是跳楼也不是坐电梯,因为这里有天桥直

接通往与楼平行的半山腰。所以在重庆,总有爬不完的坡坡坎坎在等着你户有歌为凭:

“山高路不平,好个重庆城。”

问题二:重庆市山城是区吗 “山城”- 重庆是直辖市,不是“区”。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 *** 机构正式挂牌,重庆至此在历史上第3次成为直辖市。

重庆是直辖市,下辖23个区(其中主城区有九大行政区)、11个县、4个自治县,而“山城”“雾都“是其别称。

主城区分为九区,即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巴南区。重庆高新区和北部新区是管理区,其中重庆高新区(石桥铺街道)已经和北部新区合并,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属于地方管理区。北部新区是渝北区几个镇单独画出来的一个经济管理区,不是行政单位。两江新区是国家级新区,属于省级行政单位,与重庆直辖市级别平级,范围为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全部和北碚区的一部分。从行政地位上是和直辖市平级的省级行政区,但是目前还是4块牌子的经济区编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像天津滨海新区一样,从经济管理区变成行政区。

山城是重庆市区的别称,其实山城是一种建城形态,因为重庆市区是中国最著名的山城,所以山城在某些时候便特指重庆市区。国内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山城”,如重庆辖区内的涪陵、万州,山东青岛老城区等等,都是建在山上的城区。清末名臣张之洞曾这样吟咏重庆:“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山既是城,城既是山。

问题三:为什么重庆又叫山城 山城的由来: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气候,重庆还有很多别称,比如因夏长酷热多伏旱而得名的“火炉”;因城市依山建筑而得名的“山城”;而冬春时节的重庆云轻雾重,又名“雾都”。重庆古称“巴”,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其历史至今已有3000年。在这座名城里,大足宝顶山石刻群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瑰宝;游客还尽可饱览南温泉、北温泉和避暑胜地缙云山、南山等地.

雾都的由来:

重庆多雾,素有“雾重庆”之称,抗战陪都时期又被誉为“雾都”而闻名中外。抗战期间,日本出动大批飞机对重庆战时首都实施长时间战略性的大轰炸,市内一切活动陷于停顿。人们盼望雾季到来,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是重庆的雾季,雾季里大雾猕漫,浓雾给山城笼罩着一层天然的防空网,日机无法空袭肆虐。到了雾季城里各行各业又活跃起来,人们不再呆在防空洞里,重庆城又恢复了生机。陪都文化界利用雾季争相轮番在各大戏院上映**、戏剧、称之为“雾季公映”。雾季公映时,盛况空前,剧作家松之的创作的《雾重庆》是雾季戏剧舞台上受欢迎的剧目之一。

重庆雾多,是由于重庆地理环境形成的。山城重庆处于川东盆地的边缘,四面群山环抱,两江在此交汇,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处于饱和状态,易于凝结成雾。重庆雾日之多不仅冠于全国,就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雾都也望尘莫及。重庆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远东雾都的日本东京也只有55天。重庆是名符其实的“雾都”,而重庆壁山县的云雾山全年雾日多达204夭,堪称“世界之最”。

山城雾季大雾之日,半岛为浓雾笼罩,遮天蔽日,两江轮船停驶,渡口封渡。城里的行车白天开灯缓行,交通事故大增,人在雾中行,眼前能见度只有10多米。雾给山城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但雾也给山城增添迷人的雾景。大雾之日,山城弥漫在浓雾中,“雾中城,城中雾,一片雾海茫茫,人在雾海中。“雾都”的雾景,别有一番情趣,昔日被诗人称为,“雾重庆的独特景观”。初来重庆观光的游客,如遇上了大雾弥漫的雾日,可观赏到“雾重庆”的雾中景。

问题四:重庆为什么称作山城 重庆山环水抱的地形地貌和城市禀赋重庆被称为“山水之城”,是因为重庆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峡谷等喀斯特景观。整个重庆市层峦迭嶂,起伏不平。重庆主城和很多区县城市完全坐落在山上,是一座典型的“山城”。

问题五:重庆山城的来历 山即是城,城即是山.

清末名臣张之洞曾这样吟咏重庆:“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

“重庆市区在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嘉陵江和长江流经的河谷、台地、丘陵地带。城市依山而建,道路高低不平,建筑错落有致,因此叫别称山城,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山城。以重庆母城渝中半岛为例,它是典型的低丘、台地地貌,整个半岛就是一个突起的山脊,朝天门沙嘴海拔168米,解放碑地区平均海拔249米,枇杷山海拔340米,鹅岭海拔约400米,而这些落差都是在9平方公里的渝中半岛上,你可以想象城市的高楼大厦是怎样的起伏,道路是怎样的徊转,山城是多么的有特色了。”

山城是重庆的别称,其实山城是一种建城形态,因为重庆是中国最著名的山城,所以山城在某些时候便特指重庆。国内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山城”,如重庆辖区内的涪陵、万州,山东青岛老城区等等,都是建在山上的城区。

说到城市别称,国内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别称,

昆明:春城

武汉:江城

青岛:岛城

济南:泉城

*** :日光城

等等,

城市的别称一般都是根据城市的特点来的。

问题六:重庆是个怎样的山城? 借网上的话给你回答: 重庆的山不高,可以亲近,山上绿树成荫,野花盛开,上山下山是日常生活,你不需要为爬山去做准备,去选日子,去邀请好友,因为你的家就在山上,你的朋友就住在山的那一边。有爬山的日子过着,这是重庆人的福气,因为现代社会锻炼身体不但要花钱,还要花时间。

重庆的水多得不得了,一条嘉陵江、一条长江在重庆的市中心汇集。整个城市在著名的三峡水库库区,库区有500亿立方的水,重庆的水让缺水的城市眼红。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水贵如油,没有水的城市就像一个贫血的人,长得越大,离亡越近。在人类的历史中有多少无水的城市亡在沙漠之中呀!楼兰古城还躺在塔克拉马干茫茫的大漠里,我们至今还在为渴在沙漠中的楼兰姑娘吟唱。

重庆的夏天很热,人家都说是火炉,我却觉得重庆热得舒服,它不是北方的那种热,北方的那种热能在炎热中把你烤焦。重庆的“热”中有一种湿润,它使你汗流浃背之后周身通汰,这种热天下人都需要,要不全国各地那种叫“桑拿”生意为什么这么火。

重庆的气候湿润,湿润的空气中含满了负氧离子,是自然的氧吧。重庆的湿润滋润着人们的皮肤,这使男人的皮肤像女人,女人的皮肤像美玉。重庆女人可以不用护肤品,节省下的钱去买时装。在重庆的大街上天天都是服装表演,这种自然天成的服装秀特别养男人们的眼,所以重庆男人的眼睛都很明亮。

重庆的雾经常都存在,薄薄的、淡淡的,轻漫如纱。白天你可以雾里看花,隐隐约约,让你看不透;晚上你可以雾里看灯,虚虚幻幻让你看不清。雾缠在桥上,挂在山腰,聚在你家顶楼的花园里。怪不得重庆又被称之为雾都呢,在雾中行走你会以为在天上,自以为是神仙。

重庆的街道很神秘,走在街道上你会很迷惑,前面的街道总是给你一个意外。你走着会突然发现没路了,正当你恍惚之时,你会发现脚边有向下的或者向上的石级,无论是上还是下,都会出现另外一片区域。你新发现的区域其实早就存在着,晚上会灯火通明,白天会热火朝天。它让你惊讶,给你惊喜。如果这时迎面遇到一位美丽的重庆女孩,你会以为是仙境的邂逅。

重庆的桥。大凡有山有水的城市交通就成问题。可是重庆不但是山城是水城还是桥都。重庆的桥多得无法数,因为桥不断在建。重庆的桥五花八门,走进重庆就像走进了一个桥梁博览会。过桥和不过桥已经没有区别,走在桥上如履平地。如果你想看看桥,最好晚上看,重庆的桥被彩灯装扮得花枝招展,就像一道道彩虹。

重庆的楼无论多高都不显高,重庆的楼在重庆的山面前永远不敢言高,不敢比高,也不敢称老大。站在山上一个4层楼的阳台上可以看到山下不远处一座40层楼的楼顶花园。所以,重庆的楼很谦虚,无论多高也不敢称自己是世界第一或者亚洲之最。重庆的楼还透着幽默,外地人来重庆做客,要问住几楼呀?主人可能会回答15楼。你如果要问有电梯吗?主人会不经意地回答:15楼不通电梯。这时你的腿不发软才怪了。可是当你到了主人家才发现自己只爬了2层。原来重庆的楼一般都建在半山腰上。楼的确是15楼,可是平街而入也就是2楼。

重庆的朝天门。重庆有很多叫“门”的地名,我却更喜欢朝天门这个地名,这地名真是名副其实。这地方正是长江和嘉陵江交汇之处,两江相交,绿水和黄水缠绕在一起,像两条水龙。站在江边眼望长江天际流,会让你产生幻想,让人想入非非。朝天门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他会引诱你走向江边,踏波而去,也许朝天门就是上天之门。朝天门朝向未来,在那里有一个巨大的城市规划展示馆,告诉了人们通向天堂的路。

重庆的黑夜是一个灯光的世界,山上的灯光高高在......>>

问题七:重庆为什么被称为山城 重庆之所以叫山城,顾名思义,这里山多。 最重要的应该是因为重庆城是依山而建。 好多几十层的高楼 你可以在大厦的中部直接下到地面,当然,不是跳楼也不是坐电梯,因为这里有天桥直 接通往与楼平行的半山腰。所以在重庆,总有爬不完的坡坡坎坎在等着你。有歌为凭: “山高路不平,好个重庆城。”

问题八:山城是什么城市 重庆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川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

问题九:重庆为什么称为山城 重庆之所以叫山城,顾名思义,这里山多。

最重要的应该是因为重庆城是依山而建。

好多几十层的高楼

你可以在大厦的中部直接下到地面,当然,不是跳楼也不是坐电梯,因为这里有天桥直

接通往与楼平行的半山腰。所以在重庆,总有爬不完的坡坡坎坎在等着你户有歌为凭:

“山高路不平,好个重庆城。”

问题十:重庆市山城是区吗 “山城”- 重庆是直辖市,不是“区”。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 *** 机构正式挂牌,重庆至此在历史上第3次成为直辖市。

重庆是直辖市,下辖23个区(其中主城区有九大行政区)、11个县、4个自治县,而“山城”“雾都“是其别称。

主城区分为九区,即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巴南区。重庆高新区和北部新区是管理区,其中重庆高新区(石桥铺街道)已经和北部新区合并,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属于地方管理区。北部新区是渝北区几个镇单独画出来的一个经济管理区,不是行政单位。两江新区是国家级新区,属于省级行政单位,与重庆直辖市级别平级,范围为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全部和北碚区的一部分。从行政地位上是和直辖市平级的省级行政区,但是目前还是4块牌子的经济区编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像天津滨海新区一样,从经济管理区变成行政区。

山城是重庆市区的别称,其实山城是一种建城形态,因为重庆市区是中国最著名的山城,所以山城在某些时候便特指重庆市区。国内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山城”,如重庆辖区内的涪陵、万州,山东青岛老城区等等,都是建在山上的城区。清末名臣张之洞曾这样吟咏重庆:“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山既是城,城既是山。

许如辉的《木兰从军》

许如辉之所以一而再坚持编写乐剧《木兰从军》,直接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应抗战之需,声援抗日救国的热潮。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祖国锦绣山河受到践踏,同胞兄弟姐妹惨遭屠杀,中日矛盾便成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了中华民族的首要任务。中国各族人民迅即行动起来,掀起了支前抗战的热潮。“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知识出知识”,这是全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口号,也是他们的一致行动。在全国,从城市到乡村,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工农大众,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民族存亡的关心,迅速形成一股锐不可挡的滚滚洪流。

在全民抗战的热潮中,歌舞剧作为宣传抗日、鼓舞士气、团结民心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形式,自然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戏剧体裁,众多的爱国戏剧家、作曲家、舞蹈家、演员们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创作,奔赴祖国各地,所到之处,传播救亡歌舞,进一步点燃各地的抗战之火。

继阎述诗、陈大悲、陈歌辛、王洛宾、欧阳予倩等大师之后,许如辉在成都时也深受抗战情绪感染,决计创作乐剧《木兰从军》,为全国抗战助一臂之力。

第二,大同乐会有一项既定任务,就是从音乐角度,协助改良我国地方旧剧及新兴话剧,许如辉一直不忘使命,对乐剧的创作欲望一直没有熄灭。

潘公展曾指出:“音乐是很重要环节,是文运会主抓的领域”。王晓籁也说过:“话剧没有音乐,还有什么可看的。”抗战时期的重庆舞台,共上演了270多出剧目,有话剧、歌剧、儿童剧、秧歌剧、地方歌剧等。当时的话剧舞台,已出现添加、编配或创作音乐的趋势。没有音乐陪衬的话剧,演出效果要差很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戏剧研究变成了大同乐会复兴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歌曲歌剧方面协助国家推进社教工作”;且大同乐会章程中规定乐务总干事负有:“负责乐曲之训练,乐曲之收集编制整理及演奏,乐器之制造校对审查,以及地方音乐歌曲戏剧之研究。” 大同乐会史料中也专门提到:“组织大同乐社,准备经常演出乐剧,使音乐与戏剧融为一体,用以发扬国有文化推进社会教育较易收效,同时也可获有券资补充事业经费,业已奉社会部备案,第一部是木兰从军,5月1日,抗建堂公演。”

许如辉和大同乐会一致期待通过上演乐剧《木兰从军》,走出一条全新的戏剧之路。《木兰从军》就是大同乐会的开端之作,也是他们要在雅乐国剧信仰中燃起光明的希望。

第三、响应国民政府“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之号召。

“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下的从军热是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中华大地上的一场青年爱国运动,1943年下半年,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缺员很多,为弥补这一兵源不足状况,1944年8月27日,在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上,以“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为号召,鼓动知识青年入伍。1944年9月16日,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10月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等法规,同时,成立知识青年从军指导委员会,由国民党军政要人及教育界著名人士组成。后来又成立青年训练总监部,负责应征入伍青年的训练。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各地方当局也纷纷仿效,从重庆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市,形成了震荡中国抗战历史的一个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报名参军热潮。

正是在从军热的形势下,重庆中央日报刊登了“征求从军运动戏曲,剧本暨歌曲,表现深刻,含蓄正确”等连篇政令、新闻和消息。1944年11月23日,许如辉代表大同乐会出席了重庆市党部还召开的一次“知识青年从军通俗宣传大会筹备会议”,参会人数只有六位。 为确保《木兰从军》顺利公演,大同乐会采取了一系列准备活动: 第一,专门成立演出委员会,共13位,基本上由大同乐会理事组成,他们除了宣传剧目外,还负责认购和推销戏票,且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额度。委员会名单如下:王延松、王冠英、王晓籁、江一平、朱学范、朱联馥、洪兰友、康心如、许静仁、潘世经、潘公展、虞洽卿、顾一樵。

第二,因为大同乐会本身不是演剧单位,《木兰从军》开排在即,剧务和乐务组人员已征聘到位,唯演员和演出场地,一直没有落实。于是,许如辉求助于潘公展,潘公展是大同乐会事务主任,也是“乐剧”的最早倡导者,当年乐剧《西施》就是由他倡导的,所以,《木兰从军》从剧本审查到演出,他自始自终都参与、筹划。经过他的介绍,时任中国**制片厂厂长,也是大同乐会理事的张治中大力协助乐剧《木兰从军》的公演,帮助解决《木兰从军》的演员和场地问题。服装最后也是潘公展出面,接恰重庆“华华公司”,购买衣料,定制戏服。《木兰从军》的绝大部分演员,则来自“中国万岁剧团”。乐队乐手来自难童教养院国乐班,而八名舞蹈演员则全部来自大同剧社。

第三,欲在重庆舞台上演出, 还需成立剧社,“大同剧社”应运而生。1945年2月26日, 王晓籁、潘公展基于“本会以我国各种地方旧剧及新兴话剧均未能与音乐互相配合,以致对于推进社会教育之效力,较为迟缓”、“本会有自造乐器四十余种,业余会员百余人,难童教养院学生三十名,伴奏乐剧乐队已有基础,第一部乐剧拟排演《木兰从军》,提高女子抗战精神”,以大同乐会常务理事的名义, 在社会部登记备案,成立了“大同剧社”,隶属于大同乐会。

第四,《木兰从军》剧本完成后,重庆中国兄弟出版事业公司出版于1945年4月初正式出版,并由重庆万象周刊社文化服务部、亚洲图书社和昆明中国兄弟出版事业公司昆明分公司门市部总共发行了两千册。

中国戏剧种类

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

1、昆曲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坠子戏

坠子戏,河北省深泽县、 安徽省宿州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坠子戏起源于中国曲艺、戏曲之乡萧县。以曲艺坠子的曲调为基础,吸收京剧,豫剧的一些表演方法,有单唱、对口唱、多人分唱;

唱腔流畅婉转,词句通俗易懂,为群众喜闻乐见,流传很广,大江以北,长城内外,均有它的足迹。

2008年6月7日,河北省深泽县、 安徽省宿州市联合申报的“坠子戏”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 Ⅳ-97。

3、粤剧

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广东、广西两省和港、澳地区,在国外操粤语的华裔聚居区也时有演出。

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发源于今江苏省淮安市以及盐城市里下河一带,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现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区。

清代中叶,在淮安府(今盐城市和淮安市)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

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从而形成了淮剧。

2008年6月,上海淮剧团、 江苏省盐城市申报的淮剧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5月,江苏省淮安市、泰州市联合申报的淮剧经批准被扩展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1月,扬州市宝应县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入选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川剧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

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度百科——中国戏曲